喜报
热烈祝贺
恭喜我校多位同学,在本学期荣获上海市各大科创类赛事奖项,涵盖工程学、数学、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成果颇丰。
获奖榜单

恭喜我校张越译同学荣获“上海市第十五届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学习活动——亲子擂台赛”上海市第一名(即金擂主奖)!
张越译:
我参与的是亲子擂台赛中“活力无限·魅力上海”编程题的项目,基于 HTML + CSS + JS 技术,开发了一款名为《东方明珠盖盖乐》的网页游戏,在手机上也可以流畅运行。
比赛的主题是“活力无限·魅力上海”,我从中提取了三个关键词:上海、活力和魅力。我通过东方明珠这座标志性建筑,展现了“上海”的特色,玩家在盖楼的过程中体验到上海不断壮大和发展,充满“活力”。这种叠叠乐的玩法考验玩家的平衡感和节奏感,给予他们挑战和成就感;动效和音效的反馈、数据反馈和结果反馈,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创作游戏的过程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


恭喜我校陈康赟同学荣获“2023年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无极限实践活动”数学知识应用小论文子项目三等奖!
陈康赟:
16号线作为上海地铁第一条市郊线路,起到扩张城市、发展临港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16号线日益拥挤,相比私家车出行的优势也不再凸显。通过多次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结合国外各种成功的案例,我重新设计了16号线的运营模式,在融合与创新的基础上提出“缓急接驳”的问题解决方案,得到了评委老师们的认可。
在这次课题研究中,我既学会了高效地分析数据,也能更好地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为我国地铁交通的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恭喜我校韩佳邑、陈可忻同学荣获“第九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青少年主题活动”自然笔记项目优胜奖!
韩佳邑:
很荣幸、很开心,我获得了本次自然笔记大赛的区二等奖、市优胜奖。走进自然,放空自己,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耳畔闻鸟鸣,抬头见繁荫。我用画笔记录下动植物最真实的样子,写下自己的所想所思,希望更多的人热爱自然。同时,感谢老师的指导,与家人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再创佳绩。
陈可忻:
我热爱大自然,生活中喜欢观察和研究周边环境中的动植物。此次的自然笔记作品灵感来源于一次野外与未知昆虫的偶遇。当时由于触到了自己的知识盲区于是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仔细观察拍照后回来又查阅了很多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最终记录下来成就了这份作品。


恭喜我校金世祯、伍弈彰、李梓宁、张越译、韩佳邑五位同学,荣获“第二十二届上海市青少年计算机应用操作竞赛”各大奖项!
金世祯:
很高兴能参加此次程序设计的活动。对我来讲,深挖细节、用严谨的思维方式寻找最优解决方案的过程,是一种乐趣。编程除了锻炼逻辑思维,还教会了我在不断试错中保持专注、坚韧和自信。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将是我成长路上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伍弈彰:
很高兴在自己学校的校园参加了第二十二届上海市青少年计算机应用操作竞赛的Python程序设计项目,并荣幸地获得市级三等奖。编程是我自小学以来的兴趣所在,这次获奖是对我八个月python学习的肯定,也是对我未来旅程的鞭策和激励。我会再接再厉,继续培养算法思维,充满热情的朝着梦想前进。

李梓宁: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新一代青少年需将其不断传承。这次很开心能够用自己的计算机技能为文化宣传做一点贡献。在明信片的制作过程中,我不仅对“孝悌忠信”等中华美德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通过摸索掌握了新的技能。很荣幸能够获奖,未来我将更加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科技动手能力!

张越译:
在《中秋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这个动画里,我想探讨的主题是科技与情感。现代科技日新月异,而人的情感却千古不变。人们始终都会牵挂远方的亲人,思念之情在中秋这一天会达到最高点。所以我设计了三个发生在中秋节的场景。在创作这个动画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创作过程需要不断的思考和尝试,好的故事、画面、音效特效,共同塑造了作品的质感。其次,时间管理对于完成一个项目非常重要,我需要学会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并懂得取舍,因为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韩佳邑:
本次参赛,我挑战了动画设计,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在动画中融入了小笼包,豫园,评弹等元素,将传统文化与科技相结合。在过程中,我的知识不断丰富,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我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过去皆为序曲,未来皆为可盼。感谢老师和家长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再创佳绩。
